内容页搜索

一、住房

旧时农村住宅都沿河建造,便于交通、用水;方位朝南,冬暖夏凉。多数为“三开间一横屋”的平房,砖木结构。中间正屋为“客堂”,两边正屋为房间,横屋为厨房。一般房间不开窗户,只有厨房安装直棂窗,有“亮灶暗房”的习俗。有的正屋门前搭有“翻轩”(宽大的廊屋,与正屋连成一体),供用餐、休息、室内劳作之用。赤贫户及外地移民住草房,用泥垒成墙体,俗称“泥板墙”,屋顶盖稻草。

20世纪70年代起,建房以水泥梁代替木梁,用砖砌承重墙取消木柱,以水泥楼板代替木楼板。90年代,出现单门独院的别墅式住宅,两层或三层。屋内和外墙装饰考究,屋顶用洋瓦、瓷瓦仿西式结构。窗户以铝合金、塑钢等材料制成。时尚大客厅小居室。公寓式住宅楼出现“楼中楼”“错层住宅”等结构。

二、衣着

清初明末,体力劳动者多为“短装”, 对襟竖插袋上衣,便于干体力活。商人、绅士、教员、医生、店员等穿长衫。农村妇女身穿斜襟短衫,长裤,腰系围身,头包毛巾。知识界妇女穿裙子,有的穿旗袍。劳动人民穿的衣料以土布为主,富者用的衣料有直贡呢、哔叽、真丝、纺绸、香云纱等。

民国年间,年轻人以穿中山装为时髦,学洋派的则西装革履,甚至戴墨镜,拄司的克。妇女服饰也有改变,旗袍的式样众多,越时髦的下开叉越高越紧身,领头越高。

20世纪50年代,服装式样几经变化,长袍长衫基本绝迹,盛行列宁装。此后,人民装、学生装、中山装、军便装先后引领服装潮流。色调以蓝、灰、黑、米黄、咖啡等暗色调为主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盛行军绿色。帽子式样先后流行八角帽、一克帽、解放帽、雷锋帽,出现带帽的上衣后,帽子逐渐退出视线,只有年老者仍旧戴帽子以御寒。农村老人戴的罗松帽,既保暖又可临时当钱包使用。

改革开放后,衣服无论是式样还是色彩趋于随意性,男装大部分为西装、夹克、休闲装,女装则别出心裁各逞所好。冬春季节,一般外套里穿绒线织就的毛线衣,冬天老人们喜欢毛衣里边再加薄棉袄。80年代开始,呢大衣、羽绒服、高弹棉衣逐渐普及。

三、食俗

主食为大米,佐以面粉。旧时,常食大米粥,青黄不接时以南瓜、山芋充饥。俗话说,“面黄昏,粥半夜,吃仔南瓜饿一夜”。富裕人家冬至时将米上囤,中间用蒲草包装上炒热的米糠作发料,盖闷成为冬舂(吴地音:爽)米。经此加工,米色微黄,存放较长时间,煮成的饭既松又软,出饭量大,易于消化。面食及杂粮作调节口味之用。改革开放后温饱基本解决,三餐仍以大米为主,为养生,有人提倡吃小米、高粱、玉米等杂粮。

传统米粉点心有:年糕、黄松糕、水糕、团子、汤团、小圆子、油墩、粽子、八宝饭、八宝粥、饭糍干、糍饭团等;面点有:大饼、油条、油绳、油馓子、馒头、包子、生煎馒头、饺子、汤包、大馄饨、小馄饨、生煎饺子(锅贴)、发糕等。传统米粉糕点有:炒米糕、云片糕、玉带糕、燥糕、定胜糕、八珍糕;面粉糕点有:鸡蛋糕、海棠糕、袜底酥、巧果、开口笑等。

自制咸菜,深秋腌雪里蕻、青菜(尚菜),春天腌菜芯(油菜、青菜的菜苔)、芥菜。制酱,一般在黄梅季节,将蚕豆去皮或黄豆煮熟,和以面粉,捏成舌状或圆形饼块,称“黄子”,排放在铺以麦柴的笾内,放在不透风处任其发酵,生出霉丝后掰成小块,浸入装有冷盐开水的大口陶盆中曝晒,每天早晚搅拌一两次,当中间没有块状、颜色成酱赤色时即可装甏,加盖贮存。晒酱时注意防雨,据说“落进一滴雨,生出一条虫”。酱甏放在能晒到太阳的地方,住平房的在屋顶第一根梁上方砌墩子放酱甏,既能晒着太阳,又便于取用。农村家家制酱常年食用,俗语“三年饭米一缸酱”,或放入小虾、豆腐干、茭白、毛豆籽炖食,用肉粒炒酱,或炒螺蛳时用作佐料。

腌鱼。冬至过后,天气干燥,将青鱼、草鱼、鲤鱼除鳞去内脏,内外搽盐,放在缸内以石块压几天,取出晒干,挂于阴凉通风处,或者切成小块用高度白酒浸一下,装入小甏或瓶中贮存。前者称咸鱼干,后者称鲊(鲝)。

酱肉、风肉。冬至过后,将猪肉腌六七天后,洗尽沥干,在红酱油中浸泡十天左右,取出晒干,肉色成赤酱色,称酱肉。以重盐腌半月左右,经常翻动,取出在风中吹干,称风肉,因在腊月腌制也称腊肉。酱肉、腊肉通常可贮存到第二年立夏,农村为开春后的主要荤菜。此法也用来腌制鸡、鸭。

腌鸭蛋。将春天的鸭蛋洗净泥粪晒干,用稻草灰、盐加黄酒涂在蛋表面,放入甏中,密封近月即可煮食。此时,蛋白雪白,蛋黄发红出油。也有用盐拌烂泥裹鸭蛋,两头蘸上盐,再在稻草灰中滚一下。也有直接将洗净的鸭蛋浸入浓盐水中,约半月后煮食。盐水浸蛋不分季节随时可腌。

酒席。宴请宾客,旧时较高规格叫“蹄子八样头”,其实就是“蛮鱼蛮肉”,即蹄子、整鸡、整鸭、整鱼,再加红烧肉、蛋等两荤两素,外加一个汤。现时讲究的酒席通常分为冷盆、热炒、大菜和汤。传统冷盆有酱牛肉、爆鱼、盐水虾、油爆虾、皮蛋、海蜇、白斩鸡、白切肚;热炒有虾仁、腰花、鱼块、海参、腣筋、里脊、肉丝、三鲜等;大菜为蹄子、整鸡、整鸭、整鱼、八宝肚、方肉;汤类有肉圆蛋饺粉丝汤、咸肉青鱼尾汤等,简单的有榨菜肉丝汤、蛋花汤等。考究的冬季宴席用炭火暖锅,后用电暖锅。现代酒席花样百出,盛器、原料、烹饪流派各异。城镇办酒席讲究菜的花色、酒的牌子,酒后主食用量较少。

四、发式

头发的式样随时代而变化。清朝男子的长辫子废除后,有留齐耳短发,有剃光头、西装头、大包头、两分头的,富裕人经常抹发蜡以保持发型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两分头消失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后期,流行一段时间小平头,俗称板刷头。现时,男子一般剃西装头、大包头,也有留长发扎马尾巴和烫发的,也有剃平头。小男孩有剃光头,或囟门处留一块“阿搭毛”。 也有小男孩在脑后留有一小辫。

女子发式,清末民初的学生头为齐耳短发,额前有齐眉刘海(副沿);成年女子留头发把(发髻),形式有如意髻、元宝髻、横爱司(∽)髻,上插发簪,时髦的女性烫发。为使头发光亮用刨花水涂抹,以荆树叶揉出的汁洗头,富裕人家则抹头油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除老年妇女梳头发把外,中青年一般都剪齐耳短发(即解放头),小姑娘有留一根长辫背后拖的,有不把辫的“马尾巴”,有留两根辫子左右分的,或头顶梳两根往上翘的“稻叉辫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以后,老老少少都剪齐耳短发,夏天也有剪男式短发。改革开放后,青年女子留披肩长发、烫发,也有染发的。

五、首饰佩饰

20世纪50年代以前,包金牙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,以后逐渐消失。金银、珠宝等饰品,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绝迹。20世纪六七十年代,成年人盛行戴手表。20世纪80年代重新流行金银、珠宝,也讲究打火机。90年代时尚白金(铂)饰品。人们习惯将手上戴的、脖颈上套的、耳朵上的挂件统称为首饰。戒指有方戒、鳗鲡戒、名字戒、嵌宝戒、钻戒等,手镯有金、银、翡翠、玉石等材质,其他有手链、项链、颈链、项圈、脚镯、脚链、发簪、胸针、耳环、耳坠等。首饰以女子佩戴为多,男子限于戒指、项链,手链佩戴者较少。小孩子佩戴的有项链、长命锁、手镯、脚镯、生肖挂件,也有小孩戴银项圈。每逢喜庆迎客,女子要穿金戴银,以防被人看轻。

90年代末期手机为必不可少的饰品。青年讲究手机的品牌和功能,女青年则在手机上挂各种款式的饰物。手机能显示时间,因此戴手表的人渐少。佩戴玉器挂件的渐多。在西装作为礼服流行后,青年人很讲究领带与领带夹。